查看原文
其他

宋词之州论坛之三 | 翰林风度世间无

湖州学院 2023-03-30


宋代湖州词人风格,前半生婉约,后半世豪放,词中兼具狂气、逸气、英雄气的,就是叶梦得。他填词独辟蹊径,开拓以“气”入词的新路,为词学新变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他是两宋之交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位文化学者、颇富盛名的实干官员和死后被理学家们恶诋而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在北宋晚期身居显宦,却未能挽狂澜于既倒,身历目睹了繁华都市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南渡之后,他竭尽全力为赵宋王室补苴罅漏,两任南京知州,又知福州。在长达50余年的仕宦生涯中,他历仕宋王室哲、徽、钦、高宗四朝,有“出入四纪更宠荣”之誉。他居住的湖州石林精舍曾经一度成为南宋初年最重要的文化图腾和象征。然而随着他的去世,不久石林便逐步衰落了。当代著名学者、词学大师王兆鹏先生研究其履历行迹及心路历程,为他蒙冤受诬近千年做了盖棺论定,总算为他平反昭雪了。


论其出身历世,方可知英雄出处。

大宋崇宁二年,即公元1103年初春的一个暗夜,窗外春寒料峭,暖意初萌。拜相不久的蔡京一拍正侃侃而谈的叶梦得的肩膀,说:“好才情!朝廷正在用人之际,我提拔你。”此时年方29岁、刚刚从地方荣调进京挂职的科级干部叶梦得意气奋发,何其了得!


叶梦得字少蕴,祖籍苏州,迁居湖州。21岁中进士,其曾叔祖叶清臣是北宋名臣,其母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的姐姐。这一年北宋王朝已度过近150年辉煌。“杯酒释兵权”后,赵宋王朝实施右文抑武政策,开启了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治国理政良谋善策,莫不出于智慧的文人心脑,赵普、吕蒙正、王旦、寇准、文彦博、范仲淹、欧阳修等名臣辈出。然而天长日久,冗官、冗兵、冗费日益庞大,加上土地兼并、财富集中,朝廷财政赤字增高,社会矛盾愈发激烈,改革已箭在弦上。而改革必然触及既得利益集团,一有偏差,倡导者就会倒霉。前有“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戴罪边关效命,后有熙丰变法因神宗去世而“刹车”,王安石郁郁而终。到宋徽宗继位,重用王安石的得力干将蔡京,决定打击守旧势力,继续改革。凡是上疏攻讦变法的人士,全部被列入“元祐党籍”。白痴艺术家皇帝宋徽宗亲自执笔书写元祐党人姓名,刻碑列之于文德殿门东壁,碑上有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苏轼、苏辙、程颐、秦观、吕希哲、黄庭坚……等等中国历史无法绕开的309个辉煌的名字。这些人在世的重者关押,轻者流贬远地,非经特许,不得内徙,已去世的其家族子弟一律不得为官。


蔡京赏识叶梦得,自有其原因。此时此刻,朝廷人才奇缺啊。在蔡京接引下,叶梦得青云直上,仅仅四年就从科级干部升迁至厅级官员(正四品)。

青年叶梦得没有意识到他正亲历时代巨变。崇宁三年(1104年),宰相蔡京要提拔有恩于己的宦官童贯担任陕西宣抚使,负责西北前线作战。叶梦得竭力反对。因为童贯如果前线作战获胜,下一步就要开府仪同三司,做全国军队的统帅。果然半年之后,童贯前线督战,大宋十余万将士浴血奋战收复了青唐(今西宁)。叶梦得再次因封赏童贯事言辞激烈地与蔡京发生抵触。说得蔡京忍不住告诫他:“窥公者多矣,何不自畏祸?”意思是别闹情绪,你以为你是谁?盯着你的岗位的人好多呐,你该担心自己惹祸!

事实上此时蔡京已经无法辖制童贯,反而遭到攻讦。大观三年(1109年),叶梦得第一次随蔡京遭贬谪,旋即回归故里家居。叶梦得填词《水调歌头》:

今古几流转,身世两奔忙。那知一丘一壑,何处不堪藏。须信超然物外,容易扁舟相踵,分占水云乡。雅志真无负,来日故应长。 

问骐骥,空矫首,为谁昂。冥鸿天际,尘事分付一轻芒。认取骚人生此,但有轻篷短楫,多制芰荷裳。一笑陶彭泽,千载贺知章。

那种洒脱、雄浑而且不服气的精神跃然纸上。不久其父去世,叶梦得葬其父于卞山之南并守墓,同时开始营造石林精舍。高六千尺的卞山北临太湖,山南向则有玲珑湾、大小玲珑山,山间奇石罗布,风景优美。叶氏家族数代积累,家藏图书达三万余卷,古碑千余帙,闻名天下。蔡京复职赴任,路过会见叶梦得,论及当朝国是,叶梦得痛陈旧事,并责蔡京,尤其反对拔擢童贯:

公所以见议于天下者,权太盛,意太果,以喜怒为贤否,以恩怨为废置耳。方公居位时,士以谀说,日献不暇,何敢辄逆耳。……然今有大患,自童贯用事,天下之权,半分于宦者。

叶梦得当面指责比他大三十岁的蔡京过于专断以及任用童贯。说得蔡京连连点头称是,表示要努力纠正。


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定拥护者和继承人,智商极高,能力极强,擅权极甚,得罪朝臣,被众人攻讦。但这并非北宋亡国主要原因。北宋是中国前工业化时代最富庶的王朝,有史家考据推算,人口超过1.2亿,GDP总量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发达的地区(没有之一)。前无古人,后鲜来者,甚至“康乾盛世”也难与比肩,传世有《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为之注脚。而蔡京在社会慈善福利救济事业方面,也独步封建时代两千年,无出其右。宋以前中国人都是一日两餐,因为宋代经济极度繁盛,尤其是夜生活丰富,一日三餐才成为百姓普遍的生活习惯。宋徽宗兴建“艮岳”贪图享受,也算不了什么。北宋亡国核心原因,是边关重大军事战略决策的失误:童贯平方腊、灭宋江,边关得胜,功高一时;蔡京无法控制局面,宋徽宗忘战而危,朝野处于极度自信状态,终致酿成大祸。


北宋北有辽国,西北有西夏,宋初与之签“澶渊之盟”“庆历和议”,大宋每年分送辽夏一两个县的财政收入(10两白银、20万匹绢)。平心而论,大宋似有屈辱,但是既然不能信任武将训练精锐部队开边拓土,从年收入5千万两白银里拿出不到0.5%买和平,也不失为退求其次的善策。事实上宋辽两国和平共处承平达百年之久,是古代中国地方之间相处颇为成功的典范。但最终这种和平坏在了童贯手上。

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使辽,结识信任了一位名叫马植的汉人,决策与辽北部崛起的金国南北夹击灭辽,瓜分辽国。他统帅二十万大军对辽作战,被辽国打得一败涂地,无法按照与金国的约定攻下属于自己该瓜分的土地,只得请金国帮忙。宋金再度约定:灭辽后土地一半归宋,但人口要北移归金,宋还要给金国赎金、岁币若干,双方不得招降纳叛。随后金人上阵,迅速灭辽,宋金武装开始接触。此时艺术家白痴皇帝宋徽宗脑子搭错了筋,一想到灭辽大业已成,一雪百年耻辱,就冲动难抑。他首先给童贯封王,然后又拒不付给金人赎金、岁币,还不断招降纳叛,违背盟约。

金国崛起于漠北,人口仅数万,军队再强也不足以对大宋构成威胁。只因收编了几乎所有辽国人口才实力大增。但是物资匮乏,难以供养,必须依赖大宋接济。如果大宋不给粮草,必然导致温饱危机——武装的饥寒之民只有攻城掠寨才能蔽体果腹。而金国又亲眼看到了童贯治下的宋军孱弱无力,所以挥师南下成为必然的结局。


悲剧由此拉开序幕。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童贯不积极组织备战,闻听金人宣战南下,极度恐惧,即刻抱头鼠窜,逃回京城。金人长驱直入,兵临汴梁城下。战火纷飞、抢劫杀掠之下,大宋150年积累的盛世繁华转眼间灰飞烟灭,生灵涂炭。童贯屡战屡胜,一败而亡国。

此时,叶梦得还在湖州石林赋闲。蔡京的另一位门徒、叶梦得的跟班小弟李纲留守东京领导首都保卫战,并取得胜利。大厦将倾,宋徽宗慌忙传位给儿子钦宗,却免不了金人卷土重来、父子被俘虏的命运。太学生陈东等伏阙上书,请朝廷诛杀蔡京、童贯等六贼以谢天下。旋即处死童贯,八十岁的蔡京亡于流放途中。是非成败转头空,天下大乱已无法收拾。

贬职远在湖州的叶梦得与朋友一起放舟苕溪,畅游道场山,观赏美景。夜晚时分,乐师在舟尾吹笛,皓月当空。叶梦得慨叹报国无门,填词《水龙吟》:

舵楼横笛孤吹,暮云散尽天如水。人间底事,忽惊飞堕,冰壶千里。玉树风清,漫披遥卷,与空无际。料嫦娥此夜,殷勤偏照,知人在、千山里。 

常恨孤光易转,仗多情、使君料理。一杯起舞,曲终须寄,狂歌重倚。为问飘流,几逢清影,有谁同记。但尊中有酒,长追旧事,拚年年醉。

战火迫近长江,皇宋仅存的王室成员赵构逃难至扬州,终于决定启用叶梦得。靖康元年(1126年),叶梦得复职,为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兼修国史。赵构率军民南渡,叶梦得积极为王朝战略南撤筹措物资。赵构等逃至杭州后,叶梦得再度被罢归。叶梦得南下缙云避难,一年后才返归湖州。他填词《江城子》:

生涯何有但青山,小溪湾,转潺湲,投老归来,终寄此山间。茅舍半欹风雨横,荒径晚,乱榛菅。 

强扶衰病上巉巅,水云间,伴跻攀,湖海苍茫,千里在吴关。漫有一杯聊自醉,休更问,鬓毛斑。

在弁山赋闲六年后,朝廷再度启用叶梦得担任建康知府,原有十七万人的建康城在被金军攻破之后,一半军民被掳掠北去,城内只剩下不到两万人和暴晒了两年的七八万具断臂残肢的死尸。叶梦得率领军民掩埋暴骨,筹措钱粮,建立学校,修䌷书阁(用以藏书),恢复社会秩序。后叶梦得又转任福州知府。绍兴十五年(1145年),赵构杀害岳飞已过去三年,宋金划淮河为界和议,终于恢复了和平。68岁的叶梦得不愿意接受秦桧要求他赴蜀任职的命令,坚辞而回归湖州石林故居养老。

每被贬斥退居林下,叶梦得便精心修造石林以为养老之居。“石林”一语出屈原《天问》“焉有石林?何兽能言”句,谓放怀闲致,不苟时俗。文献载,石林精舍就在湖州城西门外15里,约今三天门村、市委党校东北侧之山脚下,原为朱氏所居。《云林石谱》记述其事称:

湖州西门外十五里有卞山,在群山中最为崷崪。顷朱先生居之。产石奇巧,罗布山间,巉岩磊磈,色类灵壁,而清润尤胜。叶少蕴得其地,盖堂以就其景,因号石林。石上皆有李唐游人题字,自颜鲁公而下,悉署焉。又州之西北凤凰山后,地名前山,于乱筱间有石生土中,下多流泉,石质嵌空险怪,往往穿眼。青翠如湖石,悉高大,鲜有小者。宣和间,尝使土人取之,重不可致,今有数块留道傍。

叶梦得石林精舍前后营造三十年,老友葛胜仲写诗称他:

宠辱循环厌宦情,盖头茅屋手亲营。

清泉横道疑滋穴,翠袖围居似化城。

不拟身名炫俱泰,且图心迹遂双清。

半庵闲地如容我,便足徜徉了一生。

可知这石林精舍,叶梦得化费了很大心血,经常是自己亲自动手营造房舍。每当外出做官,他便请僧人在此替他看护。石林精舍园内有正堂,号“兼山”,题名曰“石林精舍”,分东西二岩,房舍有承诏堂、求志堂、从好堂,次则有净乐庵、爱日轩、碧琳池,内有园林,所建有岩居亭、真意亭、知止亭,此外还有近仁斋、近智斋、蕊香堂、万石堂、草堂、知非堂、乐寿亭、右春亭等等。叶梦得平生好学,出入儒佛道三教,一生撰述不辍,南渡时已“岿然耆宿”,为世所尊。他尤其喜好读《春秋》,著《春秋》著作6部,每集家人于晚餐后讲《春秋》故事。又喜填词、作文、写诗,又撰有诗话、批评、小说,著述总计有54部402卷,同时代人望尘莫及。后人评其诗文为“南北宋之间巨擘”,清代四库馆臣盛称“尤杨范陆诸人皆莫能及”,说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都比不上他。南宋初年,大量文人避难湖州,如张元干、李光、葛胜仲、葛立方、刘一止、王铚、沈琯、沈与求、江端友、江端本,叶梦得皆曾与之交往,诗词唱酬。

晚年叶梦得徜徉卞山脚下,隐居太湖之滨,提携后进,奖掖新人,著述等身,为人师表,礼贤下士。尝言“六经不可一日去手”,日诵一卷,恪守始终,啸咏自娱,绰有林下之风。他学苏东坡制墨、酿酒;收藏书、古画、古碑,种橘栽梅及桃李,漫山遍野,对子弟说:

吾居虽略备,然材植不甚坚壮,度不过可支三十年即一易。人生不能无役,闲中种木,亦是一适。今山之松已多矣,地既皆辟,当岁益种松一千,桐、杉各三百,竹凡见隙地皆植之。尽五年而止,可更有松五千,桐、杉各千五百。三十年后,使居者视吾室敝,则伐而新之。竹但取其风霜毁折与侵道妨行者,可不外求而足。今岁积益,与此山竹无虑增数千竿,松杉生不满三尺者,处处有之。桐子已实,伺其坠,多畜之。冬春之间,当与汝曹日策杖山行自课,择仆之健而愿者两人供役,吾不为无事矣。然此居竟何有,吾年六十犹思预植良材为后计。柳子厚诗云:“晚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使子厚在,宁免一笑耶?1

对于北宋亡国之痛,他也深刻反省。他说:

三十年间士大夫多以讳不言兵为贤,盖矫前日好兴边事之弊。此虽仁人用心,然坐是四方兵备纵弛,不复振器械刓杇,教扬鞠为蔬圃。吾在许昌亲见之,意颇不以为然,兵但不可轻用,岂当并其备废之哉?乃为新作甲仗库,督掌兵官复教场,以日阅习。一日王幼安见过,曰:“公不闻邢和叔乎?非时入甲仗库检察,有密启之者,遂坐谪。”吾时中朝不相喜者甚众,因惧而止,后闻有欲以危语中吾者偶不得此,亦天也。然自夷狄暴起,东南州郡类以兵不足用,且无器甲,望风而溃者皆是,恨吾前日之志不终,然是时吾虽欲忘身为之,不过得罪,终亦必无补也。2

1.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2.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他叙史事,称“子房出于黄老,孔明出于申韩”,令后人醍醐灌顶;论政治人才,以为德量、气节、学术、才能四者不可不备,但是才能不如学术,学术不如气节,气节不如德量。又料事如神,称“今金贼犯宋亦已十年,以天道言之,数之一周也,其将有禄山、元海之变乎?”叶梦得去世十三年后,1161年金海陵王大举南侵,金人内乱,海陵王被杀,金国元气大伤。这是后话。

叶梦得生前,石林精舍已名闻天下,成为南宋初年的一种文化意象,四方名士纷纷前来探问。拔擢了岳飞的李纲曾多次跑来看望他,撰诗称赞:

翰林风度世间无,炯若清冰置玉壶。

暂向霅川谋小隐,未应鲁国舍真儒。

平泉草木何须记,杜曲桑麻幸可图。

我亦新霑散人号,浮家正欲老江湖。


视草金銮不记年,却将心事付林泉。

归居盘谷真良策,买得愚溪定夙缘。

隔竹闻声鸣佩玉,挥毫落纸散云烟。

欲夸水石无穷趣,故把新诗得得传。

韩元吉来访,撰诗称:“一醉石林岩下月,世间无复武陵桃。”“歌舞恍如银汉外,笑谈常在碧云间。”一位叫李亘的年轻人冒着大雪来访,居留十余日,叶梦得与之促膝长谈。叶梦得诗说:

万壑千岩不易求,壶中聊寄小瀛洲。

稍看硉兀云峰出,便有檀栾桂树幽。

绝境自知难遽忘,奇踪争怪独能留。

山翁已老犹儿戏,漫拟伸眉一散愁。

绍兴十八年(1148年),叶梦得溘然长逝于湖州故居石林精舍,享年72岁。在时代大动荡中,他没有力挽狂澜阻止童贯的升迁并祸乱北疆军政大局,甚至无法主宰个人命运,但是他的学识和才华、勤奋和著述、道德和修养,已经长留在历史的功德簿上。



北宋文臣之间的关系大都相处的很好,即便司马光、王安石、苏轼之间,在朝堂为政见不同争得你死我活,但是私德、人品、雅量极高。理学发达的南宋开始文臣之间关系就江河日下。后世对北宋末期人物的污名化并非理性行为,如朱熹跟弟子对话,恶评叶梦得:

世间有一种却是妖言。如叶梦得宇文虚中二人所为,极是乱道,平日持论却甚正。每进言,必劝人主以正心,修身为先。其言之辨裁,虽前辈有说不及处。正如鬼出来念大悲咒相似,正所谓“妖言”也。又曰:此等人多是有才,会说底。若使有好人在上,收拾将去,岂不做好人?只缘时节不好,义理之心不足以胜其利欲之心,遂由径捷出,无所不至。若逢治世,他择利而行,知为君子之为美,亦必知所趋向。治世之才,亦那得个个是好人?但是好人多,自是相夹持在里面,不敢为非耳。1

宋以后理学昌明,后世儒生奉朱熹语录为圭臬,害苦了叶梦得。和平年代多贤臣明君,战乱时代皆乱臣贼子——撰史者对前朝人物评价非黑即白已成习惯,脸谱化书写便成为中国史书写的常例。至晚明,朝野文人不顾公私、党同伐异、形同水火的关系,更等而下之。叶梦得遭受唾弃,后世甚至连神道碑、行状、墓志铭都没有留下来,其汪洋恣肆的皇皇巨著,也被当做“鬼出来念大悲咒”,传世仅存了19部100余卷。

晚年叶梦得并没有为蔡京袒护,相反,他撰文依旧尊称蔡京“鲁公”,客观地叙述前朝往事。后世还是有人把“党籍碑”案的脏水泼给他。当代著名学者、词学大师王兆鹏先生撰文详细考证其履历行迹,指出:“石林虽为蔡京所笼络,依之而进用,但并未助纣为虐、朋比为奸。当蔡京炙手可热之时,能仗义执言,正其过失,面指其弄权专断,乃至与之决裂,尤属难能可贵。石林因依附蔡京,南渡后其品行‘多为士人贬’。实应具体分析其依附时的行为表现,未可不分青红皂白,而一概贬抑否定。”关于“党籍碑”事,也有学者爬梳剔抉,考证“党籍碑”案前,叶梦得还在地方担任卑微小官,根本就没有机会参与其事,终于为之辩诬。

叶梦得去世24年后,范成大路过湖州,在湖州知府薛季宣陪同下寻访石林精舍所在。范成大记录,此地偏僻荒凉,了无人烟。叶氏去世后,其子女皆不愿住在此地,还归城内。园内原有建筑渐次颓败,范成大撰诗称:

西岩踞熊虎,东岩峙屏案。履綦故仿佛,盖瓦已零乱。经营三十年,成毁一飞电。摩挲土花碧,小立为三叹。

斯人已去,斯文尚在,斯园难存。范成大面对石林故园,感慨万千。

1.《朱子语类》卷130“本朝四下”


往期回顾


_

喜报频传!

► 点击阅读



_

大学生通讯社招新!我们等的就是你!

► 点击阅读


_

迎新 | 萌新大礼包,就宠你!

► 点击阅读


融媒体中心

校  对 | 王佳晨

排  版 | 黄   恬

撰  文 | 刘正武 

海  报 | 邢玉锋

责  编 | 史   册

终  审 | 谈铮渭

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